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复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2:39:52  浏览:890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复函

(2001)民一他字第32号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请示》收悉。经研究认为:
  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因车辆已交付,原车主既不能支配该车的运营,也不能从该车的运营中获得利益,故原车主不应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但是,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的行为,违反有关行政管理法规的,应受其规定的调整。

2001年12月3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遵义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的通知

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遵义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的通知

遵府办发〔2010〕237号


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中央、省驻遵单位:

《遵义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八日





遵义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的表率作用,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以及《遵义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观念,增强法律素养,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第三条 学习法律应坚持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以个人自学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集中学习法律,主要采取会议学法和专题法制讲座等方式进行。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集中学法每年不得少于2次,每次安排40分钟左右的时间学法;每年举办专题法制讲座和依法行政知识集中培训不得少于2次。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学习法律的重点:

(一)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的基本理论;

(二)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三)与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法律、法规和规章;

(四)保密、廉政、防止职务犯罪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

(五)市政府工作规则、公文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六)国家、省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六条 参加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学法的领导干部范围是: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秘书长、副秘书长,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及其他需要列席的人员。

参加学习的领导干部应当做好学习笔记,每年撰写1篇以上学法体会或法治建设理论调研文章。

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计划按年度制定,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拟订,报市人民政府领导审定后实施。

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提供市人民政府领导干部学习资料,选聘授课(讲座)的专家、专业人员。

第八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随着新民事诉讼法确定“电子数据”这一新的证据种类,档案证据也正式吸收了电子档案的加入,这不仅增加了其可发挥凭证作用的范围,也提升了档案证据在民事审判中的重要性。

通常意义上,传统的纸质档案因为具有稳定性、完整性、规范性等特点而往往被认为具有更强的证明力。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都肯定了传统纸质档案(历史档案)的优先证据效力,规定了“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但“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成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传统纸质档案虽属优质证据,也须经过法庭的审查判断特别是当事人的质证,审查其真实性,判断其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即一要重视是否为“原件”的审查;二要既肯定传统纸质档案优先效力,又重视考察其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三要确立无正当理由不提供档案资料的不利推定制度。

在本质上,新民事诉讼法认定为“电子数据证据”的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并无根本差异,都是人类活动中直接形成或使用的具有规定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都须确保真实,都须具有凭证价值,只不过其载体形式和识别方式与传统档案不同,并进而具有信息易消失性、易篡改性、易出错性等特点。

民事审判中,审查判断电子档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既考虑特殊性,不照搬传统审查规则,又不在可采性和证据力方面予以歧视。《电子签名法》、《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就规定,“数据电文不得仅因为其是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受、存储的而被拒绝作为证据使用。”因此,在判断某一电子档案应否被许可采纳时,主要看在其生成、取得等环节是否有重大违法;在判断证明力大小时,主要看其实质上的可靠度、关联度。(2)抛弃“原件”情结,将“真实性”作为庭审重心。一份档案是否是“原件”,只是判断其真实性的手段,而真实性本身才是档案证据的本质,是其发挥凭证作用的基础。在满足电子档案证据的“真实性”要求方面,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的规定从功能角度“等同于原件”的概念具有启发性。它强调,只要电子证据信息完整,就是“原件”,“原件的功能在于确保当事人能够据以宣称权利或提供抗辩,并对事实进行认证,以及可能成为最佳证据。或者说,原件的功能就是对信息认证以维护其真实可信度。”(3)针对电子档案的特性,认可若干证据规则。如设定非法取证排除规则;设定中立第三方证据优先规则,认定诸如经公证的、经电子签名的、经第三方电子证据保全系统提供的、经区域性电子文件备份中心提供的电子档案具有优于一般电子档案的效力;设定电子证据取证比例规则,确保当事人隐私权。(4)建立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制度,通过权威技术机构对电子档案证据的真伪及其全生命过程的鉴定,以确保电子档案有资格和能力据以宣称权利或提供抗辩,并对事实进行认证。

(作者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最高人民法院)